2025.11.25精油香氣筆記

為什麼精油總是滴不出來?關於滴速的兩難

為什麼精油總是滴不出來?許多精油的愛用者,可能都曾遇過這樣的問題。

準備好要調油,將精油瓶倒立後,甩了一下、兩下、三下,卻遲遲等不到一滴精油留下。即便是全新購買的商品,都可能遇到這樣的狀況。

這時很多人心中便會浮現疑問:「我是不是買到瑕疵品了?」

快與慢的兩難

精油是各式各樣植物精華的萃取,而不同種類精油,有著化學分子和植物特性。

例如岩蘭草、安息香、沒藥等,含有大分子結構或高比例的醇類物質,這些特性會讓精油質地變得較為黏稠。黏稠的精油通常代表著更深沉、複雜的香氣和更長的蒸餾時間。它們需要更久的時間,才能克服本身的分子牽引力,緩慢滴出。

而單萜烯或氧化物類比例高的油,像是柑橘類精油或是茶樹、尤加利精油,流動性又超級好。幾乎是一甩就會如水龍頭一般暢流,反而不小心就會失手加太多。

內塞設計的「呼吸」機制

為了讓使用者能準確控制用量,精油的瓶蓋內部設有一個精巧的滴塞(內塞)。這個內塞上不只有一個主要的滴孔,旁邊還有一個微小的「氣孔」。氣孔有著以下的任務:

✅ 創造空氣對流:

記得使用罐頭煉乳時,需要打兩個洞才能讓煉乳滴出嗎?精油瓶也是一樣的道理。要能順利滴出,瓶內就必須有足夠的空氣流入替換精油佔據的空間。這個氣孔就是負責讓空氣進入的「呼吸道」。

✅ 流量控制:

氣孔小,對流就會比較慢,能確保精油不會像水龍頭般失控湧出。

💧 精油滴速慢的可能

因此,當油滴不出來或是滴很慢的時候,就要考慮以下狀況:

原因一、氣孔出狀況

當氣孔被精油或其他物質堵塞或位置不對時,空氣無法順利對流,精油自然就會滴得很慢,甚至完全不滴。

原因二:精油本身的「黏稠度」

如同上面所介紹的,大分子或是部分根部類精油都會比較黏稠,像是一些年份較久的岩蘭草,被芳療師們笑稱根本是「瓶蓋破壞王」,只要久沒用就會黏住整個內塞與瓶蓋,有時候需要將整個瓶蓋破壞才有辦法再打開陳年的封印。

也因此某些流動性較差的精油,都會加入酒精或是荷荷巴油等介質,增加流動度和使用便利性。同時Oshadhi針對流動性較差的精油,也會採取像是油膏類的圓盒包裝,方便使用。

✨ 輕鬆享受每一滴精華的小技巧

當您發現精油難以滴出時,還是可以嘗試以下簡單小步驟,試試看能不能讓精油順利滴落:

1. 調整角度:請勿將瓶身完全垂直(90°)倒置,請將瓶身傾斜至大約 45度,這是最適合精油滴出的角度。
2. 尋找氣孔:仔細觀察內塞,將微小的氣孔朝上,確保空氣可以順利進入瓶內,促進精油流動。
3. 輕拍瓶底:千萬不要用甩的!如果精油一直出不來,可能是瓶口有微小的氣泡阻礙了滴孔。請將白色瓶蓋打開後,用掌心輕拍瓶底,氣泡破除後通常就能順利將精油滴出。
4. 流動性很差的油,可以將透明內塞拔出後再滴,但需要注意流量,避免一次倒出太多油。
5. 久未使用,讓精油變得濃稠滴不出來,可以倒入少量荷荷芭油混合,增加流動性,並盡快使用完畢。

若購買的新品,使用以上方法還是無法滴出來,都很歡迎隨時透過LINE和肯園的線上芳療師聯繫,一起幫你找出能夠順利使用的方法喔

問題與搜尋

芳聊一對一

加入肯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