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個靜謐的夜晚,肯園和平店迎來了特別的客人。芳療師 Peipei 、手譯員丘安,還有兩位聾人朋友—教授手語的小魚老師和大眼薰老師,相聚在這裡,展開一場超越言語的香氣探索。
香氣,是植物無聲而豐富的訊息;手語,是聾人族群安靜卻富有變化的語言。當懂得用全身心表達感受的聾人朋友們,遇見層次千變萬化的植物香氣,會擦出什麼火花呢?
圖說:安排手譯員位置的重要原則:「手譯員要站在發話者旁邊,而發話者直接看著聾人對話。」就像是畫面跟字幕的同步呈現,這樣聾人才能明白是誰在傳遞訊息。
「氣味是無聲的頻率,頌缽是有聲的震動。」
調香活動開始前,Peipei 以頌缽的波動為聾人朋友調頻,帶忙碌的身心沉靜下來,開啟感知的訊號。
在波頻蕩漾的靜謐中,大眼薰老師產生了從沒有過的奇特感受。她說:「當缽靠近頭部時,我好像有『聽到聲音』,但那不是聲音,而是有震波打到後背,身體有脹脹的感覺。」而小魚老師原先不自覺聳起的肩膀慢慢鬆懈,呼吸也變得深沉。
即使聽不見,人仍然有著深刻地感受。不需要聲音,身體本身就是最敏銳的接收器;不依靠言語,也能感受到共振所帶來的放鬆。
圖說:身體的接觸,會傳遞直接的訊息,在無聲的世界裡,我們透過安定的手感輕觸肩膀,提醒聾人朋友「頌缽活動結束囉」。
我們用「盲聞」來挑選香氣。Peipei 準備了前、中、後調各3支精油,邀請老師們在不知道名稱與成分的情況下,單純地用嗅覺認識它們。嗅聞後,先寫下第一直覺的感受,再花點時間跟特別喜歡的氣味互動,一邊嗅聞、一邊自由書寫。
熟悉芳療的丘安想偷偷詢問精油成分,Peipei 笑著搖頭,要她放下知識,以感官來跟香氣交流。
當香氣的身份被揭曉時,每個人都因自己的直覺與植物的連結感到驚喜。
前調的繽紛活力
「氣味好像真的有震動感,彷彿香氣裡有某些東西在跟我對話、交流。」性格活潑的小魚老師聞到綜合柑橘果皮精油的前調時,沒有放鬆的心情,反而有種「要繼續營業」的感覺。
這正呼應了前調分子輕盈敏捷的特質,柑橘類香氣能為心情注入陽光,但也可能令人有置身歡樂聚會之感,沒有夜晚安靜休息的氣氛。
中調的溫暖支持
當嗅覺進入中調,她們的狀態開始平靜下來。由芳樟、沉香醇百里香、沼澤茶樹組成的甜美中調,是小魚老師感知中的「高大勇士」,他面對難關也不退卻,堅毅守護著身邊的花草、河流、微風。
後調的安定沉澱
含有岩蘭草、暹羅木、香脂果豆木的底調芬芳,在大眼薰老師的文字裡,是「一片陽光下的歲月靜好,在自然間遊戲後舒適而平淡」的幸福氛圍。
「老師們寫下的感受,很符合香氣藥學屬性在情緒層面的特質。」Peipei 分享:「這就是順應身體直覺的本能。」
這些最直接的感受,是心靈與植物間最純粹的對話。人類能跟植物相互理解,也能彼此支持。
圖說:悠遊在氣味畫面中的小魚老師,不時還會用手語「自言自語」,非常可愛。
兩位老師各自挑選有感的精油,為自己調配能陪伴近期狀態的按摩油,並且為這支香氣命名。
「我將調好的香氣命名為『深山的巨人』,這些味道跟我喜歡的大樹很像,讓我有熟悉感,彷彿是像大樹般可以依靠的人。」小魚老師雙手比出好多棵樹木,以及巨大的依靠,丘安看著小魚老師的手語,即席翻譯著:「我住在都市,很少去到大自然,聞到這樣的香氣,這些精油讓我感覺像是被參天大樹、巨人保護著,很安心。」
「我選油時沒有想太多,就選擇比較熟悉的味道。」而大眼薰老師則經歷了一場「命定」的香氣邂逅。她坦承:「剛開始發現選錯了,但調完之後氣味融合在一起,意外很搭,反而跟我最初的想像一樣,像命中注定,很開心。」
圖說:對自己調香成果超級滿意的大眼薫老師。
調香活動結束後,有趣的現象悄悄發生了。手語老師們進入一種慵懶狀態,肢體對話從原本手速飛快的「營業中」狀態,進入了懶洋洋的「休眠中」。
小魚老師更是淘氣地表示:「有個床的話,我就會立即馬上睡著。」
這種身心的放鬆與安頓,正是香氣療癒最直接的展現。
調香當晚,大眼薰老師準備就寢,卻彷彿「聽到」了香氣的呼喚:「床邊的精油好像在告訴我,還沒開瓶用油,趕快來用喔。」
她起身使用親手調製的按摩油,塗抹後嗅聞手心的香氣。那一夜,她發現自己一直關注著呼吸。「我平常都不會注重呼吸,但那天居然很專注在一呼一吸上。」
她也好奇,為什麼按摩油塗抹在身上,氣味好像變淡了?
「有兩種可能:一是當天聞到很多精油,產生嗅覺疲勞的正常現象。」Peipei 回覆:「二是身體非常需要被這些精油滋養,所以連同氣味分子一起好好吸收進去了。」
調好的油使用在不同的人身上,或者靜置一段時間之後,氣味都會改變。這是精油在時間中沉澱融合的自然變化,也是身體對香氣需求的敏銳反應。
能讓身心與植物展現智慧、在寂靜中交流,正是芳療最美妙的地方。
圖說:大家熱切交換彼此調配的按摩油,發現同一瓶按摩油,塗在不同人身上氣味都不同。可能是某個香氣鮮明突出,或者整體更加典雅圓潤。
兩位聾人朋友對於香氣的反應都十分明快。大眼薰老師能透過身體變化來覺察,小魚老師則有著充滿想像力的獨特畫面感。
那麼,聾人族群的嗅覺是否特別敏銳呢?我們得到的回應直接也真實:「有些人很敏銳,朋友還沒走近,就聞到誰抽菸;但也有人天生對氣味比較無感。」
就像聽人一樣,在以視覺為主要感官的日常裡,每個人對其他感官的敏銳程度都不相同。
「你從一個人的手語,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。有人文靜內向,手勢就小小的,就像有些聽人講話聲音細細小小的。」
想理解聾人的性格,其實和認識香氣的方法很相似,都需要全然專注,安靜地用身體去感受、去解讀。
聾人與聽人之間,差別只是使用的語言不同而已。每個人都能透過自己的身心感官路徑,去經歷獨一無二的氣味體驗。
圖說:兩位手語老師太喜歡自己調配的氣味,認真將按摩油裝瓶,一滴也不願浪費。
這場調香聚會中,我們不僅學會了用鼻子「聆聽」植物的話語,也學會了用眼睛「聆聽」手語的美麗。
手語是一種訊息的傳遞,植物的氣味也是。多學習不同的語言,能夠讓我們的感官更加打開,讓心靈更加豐富。
歡迎您來體驗,讓香氣成為您生活中的療癒語言。
在駐店芳療師的引導下,找到屬於自己的香氣,帶著滿滿的祝福與愛意,為自己或他人調製一瓶專屬的隨身香氛按摩油吧!
>> 更多課程資訊與報名,請洽肯園和平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