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10.29香氣體驗

【鬆鬆地分享】當土地為我們煮食的那天:魯凱族傳統地悶食 icibi

秋高氣爽的九月中旬,我們帶著一群愛好香氣、植物的朋友,走入位於台東的達魯瑪克部落尋覓香氣,並且向部落朋友們學習山林生活智慧。這趟旅程之所以如此感動,是因為每位參與者都懷抱著「分享」的心意,讓彼此之間的交流與連結變得格外豐盛。

分享,看似單向的給予,實則是一種雙向的交換

部落朋友展開笑顏,分享他們的文化故事,我們回以聆聽的耳朵;
芳療師採集植物,分享香氣裡的故事,學員們回以笑顏與共鳴;
我們一起走入森林,大自然總是無私分享,分享她的美麗與哀愁,
我們在其中浸潤、感受、回應,以各自的方式接受這份愛,再傳遞出去。

這次的秋日尋香走讀,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回憶是在達魯瑪克的一頓午餐,如今我想把當時收到的感動,以文字分享給正在閱讀的你。

現採香蕉葉以盛裝食材的杰哥

魯凱族無鍋具料理:icibi 地悶食的分享哲學

在採集蒸餾前,我們的第一個任務是要先齊心協力、共同協作彼此,為午餐做準備--以魯凱族無鍋具料理 icibi 地悶食方式,讓土地為我們煮食。部落青年、也是當日帶領活動的核心人物杰哥,分享 icibi 地悶食的由來,蘊含著「時間銀行」的概念。

過去人們不以「金錢」的形式做交易,而是以時間與身體力行地給予與接受,今天你和我分享了玉米,明天我為你除草,下回我分享了我種的芋頭,你來我家一起修理屋頂。icibi 不只是一種「將食材埋在土裡、以土地與炭火烘烤」的 料理方式, 更象徵著「給予與接受」、「互相服務與分享」的精神。

因此 icibi 每一次的菜色都不盡相同,家家戶戶拿出自己家剛好有的食材分享,沒有食材的朋友,下次再以行動、服務給出自己的心意就好,多麼開放、流動而彼此支持的生命哲學!

參與者輪流放入代表各家的食材

大家一起協助包裹豐盛的食材,送至燒燙的石堆中

就地取材,用竹子夾取燒燙的厚重石頭埋住料理,要封到煙完全沒有冒出的縫隙

當午餐終於「出土」!

那天,擁有暖陽般燦爛笑容的部落女青年歆詒,用姑婆芋葉子盛著滿滿的食材,來到我們面前。全體成員依序把食材夾入葉子上,接著便一同把事先燒燙的石頭,用竹夾一一夾出,再把包在姑婆芋與蕉葉內的食材包裏放入熱燙的土地中埋起來。待土地與石頭為我們悶烤食物2小時後,我們再以考古學家的精神,將我們的午餐看作古文物出土,開挖!

請不要看文字敘述僅短短幾字,費了我們好大一番氣力 (笑) !

一群萍水相逢的人們,透過共同勞動而得的美食佳餚,似乎更有滋味,不禁想,其中蘊含著「共作」與「分享」的心意,只用金錢是買不到的。而是帶著真誠與開放的心態,與人交流、互相分享,方能收穫豐盛的、連錢也買不到的滿足感。

宛如開挖考古文物般,慢慢移除石塊,捧出帶有葉片香氣的午餐

一起享用大家與土地共同烹煮的美食

★ 更多秋日尋香走讀活動分享,請點選連結

★ 【鬆鬆地分享】主題月選品 9 折情報

問題與搜尋

芳聊一對一

加入肯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