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8.19香氣體驗

讓氣味打開玩心:當芳香療法遇見心理工作者

「這個主題很好發揮欸!我們可以再來寫一本書。」原本嚷著要暫時擱筆的蘇益賢心理師,跟芳療師Raymond才聊了半個小時,就再次燃起寫書的心魂。

《萎靡解答之書》的兩位作者在肯園相聚,從大學認識至今的多年好友一見面就有講不完的話題與靈感,還不約而同地帶著各自的娃包,讓吉伊卡哇與阿奇幼幼園在此相見歡。

教起課來穩健又專業的兩人,沒有被社會燙熟,仍保有童心的目光,在看似天真的動畫中,體驗到心靈療癒的真意。可惜這次聚會要聊的不是動畫,而是我們鍾愛的香氣!植物的氣味跟動畫很相似,都會讓人們不知不覺卸下防備,開始探索生命的趣味。

當氣味作為療癒的觸媒

肯園應用芳療已超過20年,一直希望精油不只存在於一般認知的放鬆場域裡,而是能在更多不一樣的地方傳遞支持。

「在益賢心理師的牽線之下,我們開始跟他所在的心理治療所合作。」Raymond感謝地說。

這半年肯園與初色心理治療所合作,心理師發現氣味有著神奇的催化效果,光是有氣味存在的空間,個案的狀態就會產生些微變化。

「個案在諮商室外面等待時,心情是微妙的,有人很期待,有人忐忑不安。診間原本就有放音樂,氣味一加下去,狀態就不一樣了。」益賢分享:「有些個案對嗅覺很敏感,把精油放在個案等候區,對他的狀態是有幫助的,在諮商的過程中也會成為支持當下氛圍的背景。」

益賢還會運用在肯園體驗到的「芳療抓周」概念:「請個案抓一罐起來,什麼也不管就要他先聞。個案用聞的就會產生喜歡不喜歡的感受,還會好奇自己抽到的是什麼植物。」

「我把精油當作投射的工具,人在不同狀態時,即便是聞同一個味道,感覺也是不一樣。」益賢進一步補充:「我常引導個案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那個刺激,他自然就會把內在的想法放在裡面。」

從絕對理性到接受感性的蛻變

益賢心理師身為一個科學理性的代表,把氣味帶到諮商室這件事,以前是難以想像的。

「學生時期,心理系老師要求做任何事都要『有所本』,特別是臨床訓練。」後來接觸了溫老師的精油化學分類課程,開始瞭解香氣並不風花雪月,背後有很多的科學研究支持:「讀到《芳療實證全書》時我很興奮,原來精油可以用這麼有邏輯、有系統性的方式分析研究。我被說服了,覺得有道理喔~」

「心理工作越做越久我越開放,」益賢有感而發地說:「以前一定要科學,現在接觸的民眾越多,有些人對純理性這條路是沒感覺的,何不考慮把工具都當作工具,在合理的範圍內使用。」

隨著與Raymond合作越來越多,益賢發覺了更多教學的可能性,也突破自己總是習慣帶學員用理性邏輯去爬梳底層原因,卻苦於人們即便腦袋理解了,也不一定會做出改變的瓶頸。

「旁觀Raymond上課,他會先說『我們先來做些什麼吧?』然後帶一些活動,像是骨盆舞、簡單的按摩。很多時候他不會先說為什麼做這個,但接下來神奇的事情發生,在體驗中,有些人享受,有些人抗拒,氣氛像菜市場一樣熱鬧,這時候學員真實的東西就有機會出來。」

這啟發他理解,當下的體驗是很好的媒介。有時比起嚴謹、有結構的道理,這些真實感受,反而能讓學員更靠近課堂核心一點、與自己內在貼近一點。

Oshadhi:辣椒精油?氣味寶庫中的無限可能

Raymond選擇以Oshadhi作為諮商合作的精油,原因之一是它的種類非常多元。

「除了大家熟悉的薰衣草、甜橙等常見品項,Oshadhi彷彿在回應當代人們身心需求的變化,持續推出來自不同植物的香氣,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氣味寶庫。」他說明:「肯園進的2~300種精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有些氣味特別到在台灣目前還沒有進貨!比如Oshadhi原廠有小米椒,也就是灌木型辣椒的CO2萃取物,我就很好奇它的氣味跟實際使用起來的作用。」

在他看來,現代芳療早已不只是「對症下油」,而是要更進一步「對人用油」。

肯園芳療師們從個案經驗中發現,當相同的症狀出現在不同人身上,有效的處方會因個人當下的身心靈狀態而異。在這點上,Oshadhi精油的多樣性提供了極大的彈性與支持。

「Oshadhi的香氣層次十分豐富,這代表其所含的芳香分子種類也相當多元,能夠產生良好的協同作用,對個案帶來更完整的支持。」Raymond強調:「對芳療師而言,能否為個案帶來最好的療癒效果始終是首要考量。」

而Oshadhi不論在農家的挑選、產地的實地探訪、對植物狀態的理解與尊重,到生產與儲存的每一環節,都展現出深厚的用心與堅持,而這些都真實反映在它的精油品質與對個案的幫助上。

產地之旅的深刻印象:聞得到的用心

Raymond對推出Oshadhi的德國Ayus公司印象非常深刻。當時他帶團到歐洲,結束行程後,與同在歐洲的溫佑君老師會合前往參訪。

Ayus的空間氛圍顛覆了Raymond對辦公室或工廠的想像,那是個明亮通透的環境,融入許多木質元素的軟裝造景,營造出親切溫暖的和諧氛圍。

那次拜訪中,他們親眼見到精油裝瓶的生產線與儲存空間。最令他驚奇的是,Oshadhi的精油可以說是「聽音樂長大的」。現場一直播放著許多舒適且充滿正面能量的音樂,讓這些精油在儲存期間持續被良好的頻率滋養。「回到台灣後再使用這些精油,確實會感受到那種同頻共振的感覺。」

若要Raymond介紹Oshadhi的氣味,他會描述為「既有外貌也有深度的人」。

「以薰衣草為例,Oshadhi的真正薰衣草聞起來非常宜人,但是很多初學的朋友告訴我,這個薰衣草跟他們以前聞過的不一樣。」隨著時間推進,Oshadhi氣味層次會逐漸浮現出新的狀態,帶來新的感受,實際應用於個案時,觸及的能量層面也常常讓人驚喜。

喚醒玩心的香氣應用

多樣化的Oshadhi精油,現在已經是益賢出外征戰各類講座、課程活動的必備品。

「在減壓的課程裡,精油發下去就像一個明確的訊號:『你可以放鬆了』。紓壓課程的最後一小時,常會安排大家調節呼吸、慢慢放鬆,我發現有使用精油的效果更好。」益賢笑著說:「觀察指標是最後有多少人睡著。」

更有趣的是,無論什麼樣的族群,從公家單位、地方媽媽到學生族群,只要益賢開始滴精油,大家就會從疲憊倦怠或分心無感中醒來,一個個像是小狐獴般紛紛探頭,好奇地看他在做什麼,然後大聲分享自己的好惡,讓沉寂的課堂瞬間熱鬧非凡。

早已用香氣掌握氣氛開關的Raymond說:「氣味可以打開玩心,當聞到熟悉或有挑戰性的味道,大家會本能地想要說點什麼。只要話匣子打開,彼此交換意見,就有機會討論到更多、更深的事情。」

他們發現,有使用精油的場子,大家比較願意分享。因為聞到精油的感受沒有對錯,對於那些上課時總想要給出標準答案的學員,聊聊氣味就是一個解除心魔的好方法。

「芳療可以是打開後面體驗的鑰匙,」Raymond補充:「至少我們可以用一個不嚴肅的開頭幫這個活動定調,讓大家嘗試跟以前不一樣的思考模式。」

個人愛用的Oshadhi香氣推薦

現在益賢心理師在工作上及私下都會使用精油,談到個人偏好,蘇益賢分享自己的心頭好:「最近很愛用『聚焦』,每一次聞都滿喜歡的,在睡前、戴上口罩時、工作的時候都會用。我也喜歡嘗試把不同味道一起調香,隨意搭配會有新的感覺。」

而Raymond對於月桂的喜愛,在肯園香民界已是遠近馳名。

「對剛接觸芳療的朋友來說,從自己喜歡的香氣開始是很重要的一步。」但如果請他推薦一款入門精油,一定要拿出個人的最愛:「月桂精油雖然帶有類似尤加利的氧化物氣息,但因為分子結構的多樣性,使它同時具有很高的甜度與豐富的層次。」

月桂氣味所象徵的「勇氣與動能」也是Raymond喜愛它的原因。

「使用精油香氣,無非就是希望在看似迴圈的思緒當中找到突破口,並且在另一個更自由的心靈空間裡安放自己。」Raymond以移民火星用油來形容月桂:「先把自己拉出當前的困境,再慢慢學會適應新環境。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裡,像月桂這樣的能量,或許也是一種很好的生存策略。」

回到當下的溫柔邀請

當益賢在心理工作中運用精油,若遇到非常理性腦的人時,通常會簡單解釋嗅覺和邊緣系統的關係,接著拋出輕鬆的邀請:「嗅覺是很少被開發的紓壓工具,就當成一個體驗,試著先放下『聞了一定可以怎樣』的期待吧。」

「不要急著問『這要幹嘛』,如果孩子這樣問,就是太早社會化了!」他常鼓勵學員去肯園和平店隨意聞香,當成一座氣味圖書館,從來沒聞過的東西,是真的存在的。光是去嗅聞、去接觸,就已經是一種打開自己的行動。

Raymond觀察到,很多人會期待療癒能有可量化的標準、結果,但其實靈性成長的頓悟不會天天發生,那些全然用理性分析,一味追求標準解答的人,反而容易陷入「過度思考」的框架。

「最大的前提是先不要去思考『意義是什麼』,而是先體驗。」他提到現代人太容易看到資訊就覺得我體驗到了,很難待在自己真實的處境裡:「而呼吸、精油跟按摩,就是在嗅聞與體驗的當下,把人拉回來一點點。」

或許我們都需要這樣溫柔的邀請,將理性分析與感性體驗結合,在香氣中找到那個更有趣、更自由的心靈空間。並在這些小小的真實感受中,一點一滴拾回完整的自己。


( ˶ˊᵕˋ)੭⁺ 來玩線上香氣抓周|認識Oshadhi *ੈ ✿‧⁺

問題與搜尋

芳聊一對一

加入肯園